谁能想到?上世纪90年代房价跌穿地板、东京泡沫区跌幅70%的日本股票配资开户网站,如今成了全球房地产“吸金王”;疫情时房价低迷的韩国首尔,四年间每平米房价从6.5万飙到10.3万,为何日韩房地产开始疯涨?
日韩房地产这三个隐患得当心
咱们先别光看东京、首尔房价涨得多热闹,其实这俩地儿的房地产市场,就跟看着光鲜的气球似的,里头藏着不少容易爆的雷。
第一个雷就是“地方空心化”,日本这情况特别明显,你想啊,东京、大阪这些大城市房价涨得飞起,可乡村和小地方呢?房子白送都没人要。
秋田县有个村子,为了让人来买房,居然搞“买房送牛”,结果呢?年轻人都往大城市跑,根本没人搭理,最后报名的没几个,村长无奈说“现在年轻人连牛都不想养了”,这话听着好笑,其实满是心酸。
展开剩余90%韩国也一样,2025年上半年,除了首尔和周边那几块地方,其他地方房价全跌了,东南部跌了0.11%,江原道跌了0.1%,中部跌了0.06%,而且跌得越来越厉害,这种“大城市热、小地方冷”的差距,不光让房地产市场乱了套,还把区域经济差距拉得更大了。
日本大城市圈和小地方的经济实力差得老远,韩国首都圈2025年的GDP占比都超过53%了,比非首都圈加起来还多,长期这么下去,小地方的基础设施会越来越旧,医院学校也不行了,形成“没人来—经济差—房价跌”的死循环,想翻身都难。
第二个雷是“太依赖外资”,容易吹起泡沫,日本这次房价涨,外国人投的钱占了大便宜——买日本房子的钱暴增3.7倍,占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,而且这些钱大多砸在了度假区、富人区。
这些地方三年多房价就涨了两倍,比普通住宅涨得猛多了,明显是外资在爆炒,虽说现在日本房贷利率低,才1.9%到2.3%,比上世纪90年代泡沫时的7%、8%低多了,租金回报率也有4%到5%,看着靠谱,但外资这东西就跟流水似的,说走就走。
万一哪天全球经济变了,或者日本政策改了,外资一下子全撤走,大城市房价说不定就得大跌,到时候哭都来不及,韩国虽然外资没那么多,但首尔房价涨得太疯,也吸引了不少投机的钱,2025年每平方米破2000万韩元,普通老百姓的工资根本追不上,这泡沫也不小。
第三个雷最实在,就是“老百姓压力太大”,房价涨了,租房也跟着贵,年轻人快扛不住了,日本东京23区2025年7月的数据,30平方米以下的单身公寓,平均一个月租金10.33万日元,合人民币快5000了;50到70平方米的家庭公寓,月租24.74万日元,合1万多人民币,都是历史最高。
在首尔更夸张,年轻人租房得花掉工资的一半还多,没办法只能住“胶囊公寓”,跟鸽子笼似的,有个23岁的东京广告设计师小林,一个月挣30万日元,光房租就花15万,租的还是6平方米的小单间,他说“我的人生就像这个房间,转个身都难”。
年轻人连租房都这么难,哪还有心思生孩子?生育率更低,以后人口更少,长远来看,跟现在房价涨的热闹劲儿根本不搭,早晚得出问题。
在我看来,这些雷说明日韩房地产的“逆着人口涨”,根本不是铁打的江山,表面上看着红火,其实底下早有隐患了。要是政策上不赶紧调整,说不定又得走以前的老路,犯同样的错。
为啥能逆势涨?三个关键原因
虽然有不少隐患,但日韩大城市房价能逆着人口跌来涨,也不是瞎涨的,背后有三个关键原因在使劲,缺一个都不行。
第一个原因,得说日本的“安倍经济学”,相当于给经济打了针兴奋剂,已故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,搞了两个大招:一是拼命印钱,让市场上钱变多,利率压到负数;二是政府砸钱刺激经济。
这么一来,市场上的钱太多了,没地方去,就往房地产市场跑。更特别的是,日本央行还自己买股票和REITS(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),给市场吃定心丸。
有个例子特别典型,东京涩谷区有栋旧公寓,2015年之前因为业主还不上贷款,被银行拿去拍卖,一直没人要;安倍政策发力后,有个本地开发商低价买下来,改成“共享办公+青年公寓”,租金一下子涨了3倍,不光不亏,还赚了不少。
这种靠政策把死资产盘活的事儿,在日本大城市到处都是,为房价上涨铺了路。
第二个原因,是“观光立国”把外资引来了,双方一拍即合,日本政府一直想靠旅游业带动经济,2025年7月赴日游客又创了新高,总人数比去年涨18.4%,光中国内地游客就涨了47.9%。
游客多了,外国人也看到了日本房地产的机会,纷纷来抄底,中国人喜欢买东京的学区房和“一户建”,觉得又能住又能保值;新加坡人盯着大阪的民宿,靠游客赚租金;中东土豪更狠,直接买整栋公寓改成度假村。
前几年日本房价没涨的时候,租金回报率快到10%了,早期投钱的人都赚了,后面的人看到有钱赚,也跟着投,形成“投钱的人越多—房价涨越高—投钱的人更多”的循环,市场能不热吗?
第三个原因,是“大城市吸人”加上“城市更新”,需求一下子上来了,不管是日本还是韩国,年轻人都爱往大城市跑,日本的东京、大阪,韩国的首尔,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工作、学校、医院,年轻人为了过得好点,肯定往这些地方挤,住房需求自然就多了。
而且政府还搞城市更新,把上世纪80年代的老社区改成“智慧社区”“网红loft”,地铁边上弄共享办公,让大城市住起来更舒服,东京中野区就是个例子,改造前每平方米房价才30万日元,改造后涨到120万日元,租房的人也多了4倍。
韩国首尔也一样,2014年起好资源都往首都圈聚,年轻人都来这儿找工作,需求涨了,房价能不涨吗?2025年上半年就首尔房价涨了0.39%,其他地方都跌,就是这个道理。
回头看历史,日本房地产以前多惨啊——泡沫破了后跌了20年,全国房价砍一半,东京最惨的地方跌了70%;韩国疫情初期房价也跌过,市场冷冷清清。现在能反过来涨,全靠这三个原因一起使劲。
这说明城市化到了一定阶段,只要大城市“能吸引人来”,就算全国人口少了,房价也能涨。这跟以前“人口少房价就跌”的想法完全不一样,算是新规律了。
日韩这事给全球房地产提了四个醒
日韩大城市房价“逆着人口涨”,虽然有自己的国情,但也藏着全球房地产都能用的规律,咱们把这些规律弄明白,不管是投资还是搞政策,都能少走弯路。这里面有四个重要的提醒,得记牢了。
第一个提醒:“区域分化”会越来越明显,以后看房价不能只看总人口,从日韩的情况来看,人口少了不代表所有地方房价都跌,大城市和小地方的差距会越来越大。
日本东京圈2025年地价涨5.3%,小地方才涨0.1%;韩国首尔涨0.39%,其他地方都跌,这说明以后看房地产市场,不能再盯着“全国有多少人”了,得看“这个地方能吸引多少人”。
大城市有好资源,能吸引人来,房价就稳;小地方没人来,房价就跌,对想投资的人来说,得盯着大城市的好地段;对搞政策的人来说,得想办法让资源分布均匀点,比如搞“强省会”“都市圈一体化”,别让小地方越来越差。
第二个提醒:政策要“精准”,不能瞎使劲,日本“安倍经济学”能成,关键是政策没乱搞,印钱的同时,还引导钱往房地产这些实体经济走,不是盲目撒钱。反观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的时候,政策不管钱往哪儿流,结果全去炒房了,最后爆了。
这说明搞房地产政策,重点在“精准”:既不能把市场管死,也不能让钱乱炒。比如调整房贷利率、控制土地供应、规范外资,这些手段都得用对地方,不能“一刀切”。
第三个提醒:外资是“双刃剑”,得管好了,日韩的例子说明,外资能帮房地产市场活起来,让房价涨,但太依赖外资就容易出泡沫。日本外资占三分之一,还都炒富人区;韩国投机资本也不少,推高了首尔房价。
所以对待外资,得理性点:一方面,可以让外资参与城市更新、建保障房,这些长期项目能稳住市场;另一方面,得管着外资别瞎炒,比如设个购房门槛,或者赚了钱收点税,别让外资想来就来、想走就走,把市场搅乱了。
第四个提醒:房地产得兼顾“赚钱”和“让人住得起”,不能光顾一头,日韩的教训就在这儿——光顾着靠房地产刺激经济,不管老百姓住不住得起,最后肯定出问题,日本年轻人租房难,韩国首尔房价高,都让老百姓压力大,影响社会稳定。
所以搞房地产,不能忘了“让人有房住”这个根本:一方面多建保障房,帮低收入的人解决住房问题;另一方面规范租房市场,别让房租随便涨,保护租客的权益,只有既让市场能发展,又让老百姓住得起,房地产才能长久。
从大的方面看,日韩房地产“逆着人口涨”,也不是永远都这样,只是现阶段的特殊情况,日本野村证券说房价已经脱离实际了,民间学者和投资客却觉得“大城市集中是必然,房价还得涨”,两边吵得厉害,这也说明市场复杂得很。
不管短期怎么涨怎么跌,长期来看,房地产还得看“实在的东西”,有多少人来住、老百姓工资涨多少、租金能收多少,这些才是决定房价的关键。
不管哪个国家,都得在“短期刺激经济”和“长期稳定”之间找平衡,别再犯以前泡沫破裂的错,让房地产真正帮到经济发展,帮到老百姓住上好房子,而不是让资本在里面瞎炒。
回头看日韩房地产的起起落落,日本从“泡沫破了”到“又涨起来”,韩国从“疫情跌”到“首尔涨”股票配资开户网站,咱们能明白一个道理:房地产没有永远的涨,也没有永远的跌,只有尊重规律、政策对路、想着老百姓,市场才能好好发展,这才是日韩这事给咱们最大的启发。
发布于:山东省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